颗粒硅赛道一骑绝尘,更名一岁的协鑫科技成色几何?

http://gcl0217.vthinks.net/newdetail/5566.html

2023-05-11    来源:21能闻

凤凰涅槃的协鑫科技,继续押注硅材料业务,在过去几年开启了狂飙突进的模式。

尤其是在2022年,净利润创历史新高的业绩成绩单,则是反映出协鑫科技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此,协鑫集团董事长、协鑫科技董事局主席朱共山感触尤深,过去一年是公司关键的一年,也是为未来二三十年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一年。

事实上,2022年,协鑫科技无论是业务端、技术端、市场端还是资本端均有所收获:从年初获国际资管巨头贝莱德举牌,到颗粒硅产能、技术不断扩充、迭代,再到钙钛矿业务屡获资本关注。

而在技术、资本和市场等要素的加持下,协鑫科技近期首次明确表示,在硅料业务端将有序退出西门子棒状硅生产领域,"全押"颗粒硅。

 

颗粒硅狂奔:协鑫"科技"属性的爆发点

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内硅料市场同质化内卷潮起的背景下,协鑫科技颗粒硅业务的异军突起是机遇和实力的结晶。

随着近些年光伏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于上游以硅料为代表的光伏原材料需求激增。2022年,硅料价格整体保持高位运行,硅料企业量价齐升。

在过去一年,协鑫科技光伏材料业务共取得357.13亿营业收入,共生产10.47万吨(未包含联营公司6.45万吨)多晶硅,同比增长120%。其中,棒状硅5.91万吨,增长46.1%;颗粒硅4.56万吨,增长高达537.3%。

协鑫科技颗粒硅产量正在直逼棒状硅,主要得益于产能的大规模释放。

从2022年4月更名至今,协鑫科技在颗粒硅赛道上开启了疾驰模式。在产能方面,徐州、乐山、包头等五大颗粒硅基地先后达产、投产,规划产能超过70万吨;在技术层面,该公司颗粒硅技术不断迭代,产品品质持续提升,碳减排行业领先。

此前,颗粒硅生产技术为国外企业所主导,后由以协鑫科技为主的国内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并逐步进入规模量产阶段。即便当下棒状硅仍占据主流,但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2022年颗粒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5%,相较于2021年的4.1%提升了超过3个百分点,目前已突破10%,未来这一数据将有望持续提升。

"从最初的6000吨,到如今进入每月1.5万吨级时代,协鑫颗粒硅通过体系化、标准化、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复制实现了产能高速扩张。"兰天石在协鑫科技2022年业绩会上曾表示,"目前颗粒硅品质正在由太阳能级向电子级快速爬升,全面满足N型时代要求,同时依托低碳优势,将全面为下游客户赋能。"

在兰天石看来,颗粒硅可以称得上是协鑫"科技"属性的爆发点。

基于大规模的研发投入,目前颗粒硅的品质和降本都有了极大提升。

以2022年的经营数值为例,在售价方面,协鑫科技棒状硅与颗粒硅基本采用"同质同价"销售策略,颗粒硅平均对外不含税销售约为每公斤228.5元(相当于33.0美元);在品质方面,颗粒硅总金属含量低于3ppbw产品占比到2022年第四季度提升至80.3%,总金属含量低于1ppbw产品占比则提升至75%;在成本方面,协鑫科技颗粒硅制造成本为43.73元/kg,单位毛利为183.1元/kg,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此外,在2023年初,众多投资机构参观协鑫科技乐山10万吨FBR颗粒硅生产研发基地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则明确表示,相较于棒状硅,颗粒硅具有耗能低、成本低、品质高的优势,"改良西门子法生产棒状硅料用50度电左右,但是用硅烷法能节省超70%,凸显出了绝对的成本优势。"

 

资本加码:"黑科技"历经市场"锻造"

2022年4月25日,保利协鑫能源宣布在港交所完成更名手续,将正式更名"协鑫科技",并表示将要强化科技内核,靠实硅料主业。

在过去一年,经过技术和研发的不断投入,协鑫科技的颗粒硅核心指标正在不断优化——综合电耗方面,按照2022年颗粒硅产量计算,可为国家节约电量21亿千瓦时,为行业降低碳排放118万吨;品质方面,2022年随着颗粒硅有效产出的增加,产品品质也快速进步,目前完全满足N型时代需求。

颗粒硅技术的升级迭代,离不开研发的大力投入。2022年,协鑫科技的研发累计投入达16.86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和行业之最。

"2022年以来,我们主要的研发方向就是在迭代颗粒硅技术,以及提升颗粒硅的品质。"兰天石表示,协鑫科技的颗粒硅技术将有望进入到电子级多晶硅一级水平。

与此同时,协鑫科技的颗粒硅用户粘性正在不断增强。

4月14日,协鑫集团苏州总部迎来了一位重磅人物——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一行专程到访协鑫,与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就光伏行业展望、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等务实合作进行交流。

在全景式触摸颗粒硅、钙钛矿、电子级多晶硅、正极材料等协鑫"黑科技"的突破与成果后,李振国表示,双方在光伏产业和技术方面的互补性很强,可深度发挥各自优势,充分整合资源,在光伏前沿技术领域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技术迭代、材料升级、模式创新。

此次李振国与朱共山的会面,被视作为双方未来深化合作埋下铺垫。

事实上,随着颗粒硅订单量的持续增加以及下游客户的不断认可,协鑫科技的产能扩张也有了底气:根据规划,2025年该公司颗粒硅产能将达到100万吨级,其中,50万吨在国内,另外50万吨根据客户需求,向海外发展,目标力求在全球获得30%的市占率。

事实上,投行机构目前十分看好颗粒硅市场份额的提升——瑞信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基于生产成本下降,料颗粒硅今年至明年全球市占率将扩张至16%至17%。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颗粒硅,协鑫科技押注的另一项"黑科技"是钙钛矿。

4月17日,昆山协鑫光电宣布2m*1m大面积、大尺寸商用钙钛矿组件光电转换效率正式达到16.02%。对此,协鑫光电表示,即使实验室效率已经远超16.02%这一指标,该公司始终秉持光伏行业本质,以钙钛矿组件"商用尺寸-面积大于2平方米"作为前提,全力以赴提升标准组件的转化效率。据悉,其目标为2023年底突破18%。

颗粒硅、钙钛矿等技术的加持,使得协鑫科技近些年来不乏资本关注。2021年底,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入股协鑫科技;2022年底,协鑫光电完成5亿元B+轮融资,由淡马锡投资、红杉中国、IDG资本等明星机构领投;2023年初,国际资管巨头贝莱德举牌协鑫科技。

以颗粒硅为主线,辅以钙钛矿和工业纳米硅的布局,该公司"一体两翼"的业务结构模式成形。当总结目前公司的竞争力时,兰天石回应道,"科技、数字和绿色已经成为目前协鑫科技的三大重磅,更是公司未来成长的三大底色。

 

巨头联动:多晶硅"新势力"穿越周期

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

从备受质疑,到技术裂变,再到市场渗透,协鑫科技用不到三年的时间重新构建了一条差异化"低碳产业链"的独立赛道。

事实上,在去年正式发布的《"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中,协鑫科技目前所布局的两条技术路线均被纳入国家未来重点推进的示范试验项目——研制基于溶液法与物理法的钙钛矿电池量产工艺制程设备,开发高可靠性组件级联与封装技术,研发大面积、高效率、高稳定性、环境友好型的钙钛矿电池;开展晶体硅/钙钛矿、钙钛矿/钙钛矿等高效叠层电池制备及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突破硅颗粒料制备、连续拉晶、N 型与掺镓 P 型硅棒制备、超薄硅片切割等低成本规模化应用技术。

与此同时,光伏巨头企业之间的"梦幻联动"正在进一步促成协鑫科技颗粒硅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升。

2021年2月,隆基绿能彼时公告旗下7家子公司与协鑫科技子公司江苏中能硅业签订多晶硅料采购协议,双方约定于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多晶硅料合作量不少于 9.14 万吨,并且逐步应用颗粒硅。而据市场人士透露,今年1月,隆基绿能一次性采购了6000吨颗粒硅,其中5000吨来自协鑫科技。

TCL科技与协鑫科技的合作更为深入。除了与协鑫科技签下了包括采购颗粒硅在内的35万吨级颗粒硅大单后,其子公司TCL中环更是躬身入局。

2022年4月,TCL中环及TCL科技官宣与内蒙古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达成合作,将投资建设中环产业城项目群,涉及投资206亿元。其中,项目内容之一便是与协鑫科技合作开发的年产10万吨颗粒硅项目。

随后,在当年8月份的项目开工仪式现场,TCL科技董事长李东生则明确表示,TCL中环在光伏领域与协鑫合作颗粒硅项目是降低综合能耗、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约10多家头部公司使用颗粒硅,除了隆基绿能、TCL中环外,还包括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上机数控、双良节能、高景太阳能等。

事实上,2022年末至今,上游硅料价格整体下行,硅料定价机制或将由"需求"主导转向为"成本"主导,颗粒硅多维优势超凡脱俗。

有分析机构表示,未来,拥有低成本、低碳排放的科技型硅料企业优势将日益凸显。这注定成为协鑫科技能够穿越行业周期的最大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