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公司紛紛來華當清道夫 中國垃圾可生财3000億

http://gcl0217.vthinks.net/tc/about/newdetail/910.html

2009-08-26    

 

824,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首次審議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并将在明年全國人大會議上正式讨論修改事宜。由此可見,我國日漸重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爲垃圾産業的發展帶來了新契機。

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每年的垃圾量正以8%10%的速度增長。業内專家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垃圾處理帶來的利潤或将超過3000億元人民币,巨大商機使得全球廢品和垃圾處理公司紛紛來華搶垃圾

海外公司來華搶垃圾

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很多行業陷入困境,垃圾産業卻成爲各國競相追逐的新經濟增長點。中國垃圾市場潛藏的财富,也吸引着無數境外資本的競相進入。

在外資入侵後,中國垃圾處理市場目前已形成初步格局:一是外資掌控上海、廣州等有财政實力的一線大城市;二是地方國企依靠政府背景,統治着垃圾處理的大部分市場;三是一些民企以低廉價格尋求在二三線城市發展;而更偏遠地區的垃圾處理則多是空白。

據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垃圾量正以8%10%的速度增長,且還有不斷增長之勢。業内專家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垃圾處理帶來的利潤或将超過3000億元人民币。

早在20029月,由香港亞太環保有限公司獨家投資的廣州亞太生活垃圾有限公司,就與廣州市市容環境衛生局簽署了合作協議。根據該協議,香港亞太環保有限公司投資約2.8億元人民币,在廣州建立起一座日綜合處理生活垃圾1000噸的垃圾處理廠,從而正式拉開了外資進軍中國垃圾産業的序幕。

今年5月,北美最大垃圾處理公司美國惠明廢棄物管理有限公司宣布正式進入中國,意大利、德國、日本等多國的垃圾處理公司和垃圾發電商,都非常希望能進入中國市場,從中國垃圾中淘金

法在華垃圾發電很賺錢

2010年開始,歐盟每個成員國21%的用電須來自垃圾填埋氣發電(即填埋垃圾并轉化爲沼氣發電)。爲此,法國政府委托威立雅環境集團建設一批年産電量逾1.2萬千瓦時的垃圾填埋氣發電廠。在某些法國城市,威立雅的目标是将填埋場的年發電能力提高到2.7萬千瓦時,每年能降低4.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境外大型垃圾處理公司争相進入我國市場時,全球垃圾處理業的大腕”——法國威立雅環境集團在帶來先進技術的同時,也獲取了高額利潤。這家法國政府委任的官方清道夫,從2002年開始,将其國際業務發展的戰略中心轉移至亞洲,而亞洲的中國更是其發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威立雅已在我國多個城市布局,建立了多個垃圾處理工廠。僅在上海的江橋垃圾發電站,日處理垃圾能力已超過1500噸,利用垃圾産生的發電量目前能爲6萬居民供電。根據擴建計劃,在未來幾年内,該工廠将增至每天3500噸處理能力,成爲世界第二大垃圾發電站。而來自新加坡的創冠環保(中國)有限公司目前已在福建晉江、湖北黃石、遼甯大連等城市投資建設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他們希望,未來5年間在中國境内興建20個垃圾焚燒發電廠。

就垃圾發電而言,其帶來的利潤相當可觀。與一噸煤炭發電成本500元~600元人民币比起來,垃圾發電幾乎不需要成本,這就使得垃圾發電的利潤回報十分豐厚。目前,美國每噸垃圾轉換的電能約爲500750千瓦時,而在中國也已達400500千瓦時,垃圾發電帶來的淨利潤約爲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