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是主流能源 维斯塔斯公司将逐鹿中国市场

http://gcl0217.vthinks.net/tc/about/newdetail/860.html

2009-06-02    

 

近2米高的迪特列·英格(Ditlev Engel)是一个公认的丹麦帅哥,棱角分明的脸部线条让他看起来更像是好莱坞大片中的硬汉。这个有着明星般容貌的男子,是全球最大风电设备制造商——维斯塔斯的掌门人,维斯塔斯在全球有2万多名雇员。

在同事和合作伙伴眼里,不苟言笑的英格,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用三年时间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维斯塔斯,工厂遍及美国、德国、西班牙、英国、中国、意大利、丹麦等地,直至将其引领至全球第一的位置。

不过,国外的一些媒体却常常将他称为政客。因为英格非常善于借助各国政府的力量推动风能产业的发展,不仅与风能组织建立联系,还与各国政府、立法部门建立联系。

在欧美各国政治舞台上,维斯塔斯的声音已经开始获得认同。“如今在最重要的市场上,我们有可能直接与各国能源部对话,许多决策者也在听取我们的声音。”英格说。

“风能是主流能源”

2005年5月1日,英格正式出任维斯塔斯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这次上任,看起来近乎于临危受命:英格的前任任职4年后提出辞职,而此时的维斯塔斯已经出现亏损。相较于有着18年风电行业工作经验的前任,英格是一个彻底的新人。在此之前,英格并没有真正的风电行业的从业经验——在进入维斯塔斯之前,他在专门生产防护涂料和涂层的丹麦Hempel A/S公司工作了20年,而这家公司是维斯塔斯的二级供应商。不过,这并没有阻挡住英格进入维斯塔斯的步伐。

英格有着丰富的海外求学及工作经历。这个毕业于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商业经济学专业,并于法国的INSEAD工商管理学院取得综合管理学位的丹麦男子,曾经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以及挪威等地工作过,在Hempel A/S公司任职的最后4年里,他担任董事总经理。

更重要的是,英格非常认同维斯塔斯的发展理念。事实上,英格与维斯塔斯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00年。英格告诉《能源评论》,当时他到维斯塔斯推销油漆,从而了解到这个公司的风电事业和发展理念,“这对我非常有吸引力。我认为,这个企业所做的很多工作,对世界来说都非常重要,可以对世界作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关注维斯塔斯了。”2000年的维斯塔斯只有3000多名员工,与现在维斯塔斯(中国)公司的规模差不多。

从那时起,英格开始以坚定的风能推行者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2005年5月26日,也就是在正式上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英格宣布了他为维斯塔斯制定的名为“志在必得”的三年发展战略。这项战略包括三个主要目标:第一目标是息税前利润率至少达到10%,第二目标是营运资金净额不得高于营业额的20%~25%,第三目标是全球市场占有份额至少达到35%。

在此战略中,英格首次将“风能、石油和天然气”并列为主流能源,声明风能与石油和天然气一样,是一种具有竞争力的能源。这一理念的提出,将维斯塔斯的事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风能第一次被提升到主流能源的高度。

英格幸运地赶上了一个风能大发展的时代。来自全球风能理事会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了74兆瓦,比上一年的59兆瓦高出一大截;到2008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为120兆瓦,比2005年增长了1倍多。2008年,全球风电增长率为28.8%,高于过去十年平均增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志在必得”战略在2006年初见成效,当年维斯塔斯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被丹麦媒体称为“结束了六年的沙漠之旅”。英格在维斯塔斯的地位得以稳固。2008年,英格宣布这个战略以胜利告终。

维斯塔斯并非没有危机。事实上,目前维斯塔斯在全球风电设备市场的市场份额已经开始下滑。2007年,它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由原来的逾30%降为27%。英格对此似乎并不担忧,因为最大并不是维斯塔斯的最终目标,他于2007年提出的“现代能源第一”战略,明确将未来的维斯塔斯定位为一个全球最好的能源公司,而非最大。其实,早在“志在必得”战略中就已清晰显示出英格的意图:保证高利润率,让股东满意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维斯塔斯,也希望在全球范围内达成风能是主流能源的共识。”

为此,英格提出了“10000兆瓦计划”,即维斯塔斯全球装机容量要从2007年的5000兆瓦增长到2010年的10000兆瓦。这是一个巨大挑战,他要用短短3年时间跑完以前20多年的路程,更为重要的是,在高增长率的同时,利润也必须得到保证。

英格马不停蹄在全球布局。2008年,他投入5亿欧元用于新工厂的建设,当年全球最大的风电研发中心在丹麦建成。很快这一纪录又被打破:2009年,他动用了高达12亿欧元的资金,在全球广泛进行工厂扩建和新项目的启动。

美国成为英格最为关注的市场。2008年,美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5.2兆瓦,增长率达到20.8%,超过德国,跃居全球风电装机首位。而奥巴马政府制定的在未来3年内使美国新能源发电增加一倍的计划,更是加重了美国在维斯塔斯布局中的分量。目前,维斯塔斯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3%,位居第二,排在第一位的是通用电气,它的市场份额为43%。显然,维斯塔斯还有足够的提升空间。除了美国,异军突起的中国风能市场也被英格密切关注。

逐鹿中国市场

英格来中国的频率非常高,据他的中国同事回忆,仅去年就来了3趟。目前中国已成为维斯塔斯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排名仅次于美国。这与英格有着直接关系。

在中国生活了7年之久的英格,对中国市场非常熟悉。2005年之前,维斯塔斯除了在1999年于北京成立了维斯塔斯(中国)公司,一直没有大的动作。洞察到商机的英格,在上任后,果断地加大了在中国的发展力度。如今,维斯塔斯已经拥有天津的5家工厂、内蒙呼和浩特新一体化工厂,以及徐州的新铸造厂。维斯塔斯在华员工超过了2000人,预计未来一年还将招募1200名员工。

英格抓住了机会

中国风能的发展速度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2008年,全球接近三分之一的新增装机容量落户亚洲,其中,最显著的增长出现在中国。2008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0.63兆瓦,在全球排名第二;总装机容量达到12.2兆瓦,在全球排名第三。中国风能协会预测,未来几年的市场增长将更加稳健。按照这样的速度,到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有望达到30兆瓦,跃居全球第二。

中国风能的发展数据已经刻入英格的脑海,“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中国从2007年~2008年风电装机的增长率达到108%。”他认为,中国风能有着潜在的巨大的发展动力和十分美好的发展前景,而且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有所改变。

在与记者谈到中国风能发展前景时,他娴熟地运用了中国式的比喻:“中国有这么一个说法,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看地下的暗潮涌动,不要看表面的一些现象,要看潜在的到底是什么。”

英格计划今年将30亿元人民币用于中国工厂的扩建。据说,目前中国已成为维斯塔斯除丹麦外投资最多的国家。

但他在中国遇到了强大的市场对手。

2008年,中国内地企业(本土企业和合资企业)的风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外企。在中国市场排名前三位的风电企业中,都是中国本土企业,维斯塔斯仅排在第四。另外一家强势西班牙风电设备制造商歌美飒公司紧随其后,来自中国风能协会的资料表示,2008年歌美飒在中国的总装机容量反超维斯塔斯,成为历年装机容量最多的外企。中国风电市场的竞争程度日趋激烈。

维斯塔斯对此也采取了行动,除了加大投资,更是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了一款新型风机。这款产品已于今年4月在中国正式下线。这是维斯塔斯第一次在中国首发产品,产品国产化率达到了90%以上。

在风机可靠性呼声甚高的今天,维斯塔斯认为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是其核心优势,在与中国70多家风机生产商开始角逐时,英格打出了技术牌。

娴熟的交际高手

擅长与方方面面打交道的英格,天生是一个交际高手,他喜欢和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来宣传自己的风能理念。早在2006年时,英格就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将宣传诉求巧妙地传播出去,使全球的目光开始关注维斯塔斯。据他手下的工作人员统计,在当时,他有一天上午接连授受了CNBC、彭博电视台、路透社、道琼斯通讯社4个媒体的专访,下午2点还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即使这样,他依然精力充沛:当天下午5点15分,他又移师到下一个采访地点《经济学人》杂志社。这天的采访时间从早上8点一直排到了晚上11点。他知道媒体对什么感兴趣,因而也清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回答,他的语言很有煽动性,对待敏感话题则不留痕迹地将其化为无形。

当《能源评论》记者就维斯塔斯2008年年报中披露的2009年数据进行提问时,英格并没有正面回答金融危机对维斯塔斯是否有影响一事,而是迂回到今年2月新闻发布会上的情形,给出了与当时相同的答案,而要想得到最新的答案,他建议记者关注月底维斯塔斯将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

一位曾经两次采访过他的中国记者感叹,英格真是一个太极高手。不过,这并不妨碍媒体对英格的热情。除了他的身份,还因为他回答问题的认真劲,对于问题,他不会一两句就敷衍了事。恰当地运用笑容,也让他赢得了很多好感。

说到底,他需要为维斯塔斯赢得中国风电的好感。

◎英格答问

“那就等着瞧吧”

能源评论:你曾说,维斯塔斯不会采用薄利多销的营销方式。在目前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这一观点是否还会坚持?

英格:我想我们应该记住一点,当我们讨论价格的时候,不应该仅仅考虑到风机本身的成本,而是要考虑到每发1千瓦时电的成本。

能源评论:中国国内有四家风机生产商超过了维斯塔斯,竞争非常惨烈,你怎么办?

英格:努力工作,好好干活。

能源评论:中国目前风机制造商已达70多家,正在重复欧洲以前的发展路线。对此,维斯塔斯中国区总裁安信诚先生提出了整合的建议,你认为该如何进行?

英格:我不想作过多的评论。对中国的情况,安信诚先生比我更了解,我尊重他的意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在欧洲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我想在中国的市场上也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可能是合并、收购、并购之类的,具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或者说我们提出什么建议,我实在不敢说,那就等着瞧吧。

◎维斯塔斯的言下之意

为什么要关注维斯塔斯?答案很简单,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风机制造商,人们可以从它的动向,捕捉到中国风电装备市场变化的端倪。

30亿元投资意味着什么?今年,英格用30亿元的投资来表达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这也是他对待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所作出的重要回应——通过不断加重在中国的砝码,来保持或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中国已有70多家风机制造商,整合被业内公认为未来趋势。那么,维斯塔斯的这一动作是否会使整合期提前到来?

为什么构造完整“风电价值链”?维斯塔斯在中国已将其90%的供应链本土化,在英格的计划里,中国公司应该有一条完整的“风电价值链”。现在这个企业正在建立一支“中国本土的技术团队”,以最终建成一个“全球风能生产和研发中心”。

虽然在风机的自主创新方面,中国企业已经有所突破,但核心技术的缺失,仍然是本土风机企业未来发展的最大瓶颈。维斯塔斯在中国企业家门口的这一举动,会刺激这些企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850千瓦风机诞生的理由?在兆瓦级风机大行其道的时候,维斯塔斯却为内蒙古地区量身定做了一款V60~850千瓦型产品。安信诚的理由是:中国将近75%尚未被利用的陆上风资源都是中低级风速,且大多数风资源丰富的地区都处于偏远地区,要考虑运输和安装的便利性。如何确保风机的可靠性,已经成为本土企业的第一要务。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自然离不开合适的设计。

标准缺失意味着什么?安信诚认为,中国风电行业迫切需要制定标准,以实现行业的标准化,开发、制造出可靠的、并且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风机模型。中国的风电行业应有两方面的标准:第一个是风机及零部件标准的认证;第二个是风电并网的标准。不言而喻,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拥有发言权。

风机价格战是否国内风机产业发展的必经之途?尽管维斯塔斯全球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英格仍不会采用价格战的方式。他认为,合理的价格要考虑到每发一千瓦时电的成本,而不只是风机本身的成本。毕竟,价格战只能获得一时之利,最终受伤的还是企业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