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鑫光伏牡丹生産體系“填補國内空白”
在4月14日舉行的“2018首屆全國光伏牡丹産業高峰論壇”中,江蘇省生産力促進協會發布了對江蘇協鑫牡丹公司“光伏油用牡丹标準化生産體系”這一科研成果的鑒定結果。
本項發布稱,經過有關專家在協鑫位于宿州埇橋的牡丹基地進行的田間實地考察,相關技術資料審閱,及質詢和讨論,形成如下評價意見:協鑫光伏油用牡丹标準化生産體系研究了在自主創新設計的光伏組件條件下油用牡丹的育苗、移栽、栽培管理、灌水施肥及病蟲害防治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内空白,處于國内領先水平,研究成果具有較好的創新性,對于“光伏+農業”的新興戰略産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宿州埇橋牡丹基地建設在宿州協鑫40兆瓦農光互補電站中,共種植了油用牡丹600畝,形成了産業化生産規模。油用牡丹株高1.0~1.5米,性喜陽但不耐日曬,最适宜20%~30%遮陰環境生長。協鑫新能源在電站設計中充分考慮油用牡丹的生長習性,嚴格踐行“三不争、三不傷”的光伏農業“鑫”标準,科學設計光伏組件陣列的間距和高度,通過平單軸智能跟蹤系統及折射闆調節光照,使光照完美符合牡丹生長所需。
協鑫新能源副總裁張耀邦介紹,“下一步,我們将和當地一起發展牡丹籽油、牡丹膠囊等加工産品,并且使基地花海融入當地旅遊資源,成爲鄉村旅遊的一大亮點。”
協鑫新能源自2016年起在光伏電站内發展油用牡丹種植,現已種植光伏油用牡丹8000餘畝,分布于江蘇、安徽、河南、山西四省共13個基地,預計到2020年牡丹種植面積将達到三萬畝。
2018首屆全國光伏牡丹産業高峰論壇在安徽宿州舉行,論壇旨在搭建光伏油用牡丹産業合作交流平台,促進優勢互補,實現光伏油用牡丹産業科學、穩健發展。論壇中,協鑫牡丹公司分别與中科院植物所、江南大學簽署了科研合作協議。協鑫牡丹公司将與科研機構共同發力,爲行業帶來更多科研成果,推動光伏牡丹産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