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徐州光伏产业如何创造“第二春”

http://gcl0217.vthinks.net/tc/about/newdetail/1814.html

2013-07-30    

“光伏新政”给市场一粒“定心丸”,整个产业已经度过了最艰难时期——

徐州光伏产业如何创造“第二春”


【2013.7.29.徐州日报记者 王正喜】


光伏产业近来喜讯不断。


7月15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完善电价和补贴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6大支持政策。《意见》提出,2013年至2015年,年均新增装机量10GW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GW以上。


7月18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自7月24日起对来自美国和韩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专家分析认为,国内光伏产业已经度过了最艰难时期。“光伏新政”给市场各方吃了“定心丸”,考虑到随后出台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作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研发、制造与销售生产基地、硅材料铸锭生产基地、国家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徐州光伏产业将迎来“第二春”。


行业利好政策具体明确


近年来,光伏产业“内外交困”,处于生死边缘:欧美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国内市场没有大规模启动。市场需求、资金支持等方面困扰着这一新兴战略性产业。


“《意见》最大的亮点就是规定上网电价及补贴的执行期限原则上为20年。这无疑给光伏企业、银行等方面吃了定心丸。”曾向《意见》起草调研组专题汇报,并就光伏产业如何有效解决“两头在外”难题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特别助理、江苏中能硅业副总经理吕锦标告诉记者,电价和补贴政策是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光伏产业一般要做25年的投资回报预算,补贴年限的明确,使得光伏产业企业得到更多金融支持,银行也会放心把钱贷给企业。


此外,《意见》提出2013年—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GW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GW以上。“装机量的扩容,意味着有更多的光伏产品可以应用,这对目前饱受产能过剩之苦的光伏业将是一大利好。” 吕锦标预计,光伏电站投资按平均每千瓦1万元测算,分布式光伏系统按每千瓦1.5万元测算,这次目标上调带动的投资需求将超千亿元。


“此次国家默许了行业的兼并重组破产等情况,督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落后企业,促进行业整合。对单晶硅和多晶硅项目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限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此类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电池转化率高的高附加值多晶硅产品80%来自进口。”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文武表示。


“今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消耗量近7万吨,国内企业提供量只有不到2.8万吨,其余均靠进口。美国、德国、韩国五家企业以低于其成本价格向中国市场持续倾销,对初创时期的中国多晶硅产业造成整体伤害。目前已经造成国内只有4家企业维持生产。”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舒桦认为,我国光伏产业正处于与欧美纠纷不断的敏感时期,此次初裁释放出我国维护光伏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


有信心走出行业“寒冬”


“目前中国的光伏组件有效产能为27GW,在国内需求达到10GW之后,中国的光伏产品出口率仅有63%,使得美国和欧盟的‘双反’威力迅速下降。世界光伏的安装量每年都有10%以上的增长,只要产能增量不大,光伏企业有望在2014年走出‘寒冬’。”7月22日,吕锦标这样告诉记者。


目前,全国包括雾霾天气在内的各类环境污染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大力发展和使用清洁能源在社会各界已达成共识。


推动光伏国内应用,让其成为当前经济调结构、稳增长的一个“先锋”和“动力”意图明显。但光伏业要担当起这一重任,还需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特别是《意见》提出的“在财税、补贴、融资等方面对光伏企业予以支持”的政策会尽快落实。


吕锦标表示,尽管离完全复苏还有一段距离,但近两个季度,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在持续好转。今年上半年,中能硅业多晶硅产量已占国内市场的80%,销售一直很顺畅。而年产6.5万吨的产能可以完全释放,让公司有能力满足国内光伏行业50%以上的市场需求,生产成本也可以进一步降下来,企业发展的后劲更足。


徐州光伏行业升级优势明显


多年来,全球多晶硅产业一直集中于美国、德国、韩国,2007年以来,国内多晶硅原料才逐步开始自主供应,走出两头在外受制于人的困境,多晶硅生产企业也突破技术封锁,消化吸收后再创新。短短五六年的时间,江苏中能硅业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多晶硅研发与制造企业,创造了徐州光伏产业的“第一春”。通过多次技改,目前,中能硅业多晶硅生产的综合电耗可以达到每公斤70千瓦时以下,成本可以达到17-18美元/公斤。而现在,中能硅业正在打造的“改良西门子法”技术的升级版——硅烷流化床法,正在进行第三期中试,目前公司正积极着手量产前的充分准备。新技术实验成功后,多晶硅成本可以降到10美元/公斤,电耗也只是目前的1/2甚至于1/3。


市发改委工业处处长李亚军对记者说,我市从2006年3月开始建设一期年产1500吨多晶硅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我市多晶硅产能、产量、硅片铸锭均居世界首位,多晶硅产量占全球的20%以上;光伏发电应用也发展迅速,截至去年底,全市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4.3兆瓦,年发电量4692万千瓦时,比2009年增加了2.7倍。


如何创造徐州光伏产业的“第二春”?


最近,市政府一直在加大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示范引导力度。去年以来,我市已经出现了一股“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正悄然走进高校及工厂的屋顶、煤矿塌陷地、湖边滩涂等闲置地带。而摆在市发改委眼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积极争取成为国家首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试点城市。


“获得示范区试点城市,有关项目发的电无论是自用,还是卖给国家电网,每度电均有望获得0.4元至0.45元的国家补贴。”李亚军处长分析,如果采用完全并网方式,火电脱硫电价+补贴后收入可达0.8元至0.9元/千瓦时,有望8年内就会收回成本。


与此同时,我市还在积极申报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争取国家对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的财税政策支持。所有这些,对集聚徐州的光伏企业来说,无疑将是利好消息。


[链接]


【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国内光伏企业保住欧盟六成市场份额】


据新华社消息,经过中欧双方艰苦、细致的谈判,7月27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5家行业组织发表《关于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的联合声明》。这意味着中欧贸易史上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中欧光伏案,经过双方艰苦、细致的谈判后“峰回路转”,达成最终的价格承诺方案。


中欧光伏贸易争端已达成最终的价格承诺方案。“大多数中国企业对此表示满意,总体来说光伏行业能保持住在欧盟60%的市场份额。”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主任陈惠清2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不过,《声明》中并未提及光伏出口价格和数量的承诺水平。陈惠清告诉记者,最终谈判的价格控制水平不对外公布,而出口数量的配额如何在国内企业中分配,还在研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