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数智燎原”进行时 | 朱共山:风往绿色产业方向吹!
9月11日上午10时,由《中国企业家》杂志主办的2021(第二十一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在线举行,主题为:“数智燎原”。该年会秉持为中国商业发现高成长性创新公司和行业领军者的初心使命,着力人与社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培育科创力量,汇聚新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量与数字化解决方案,探索数字化时代科技、产业、人的共同发展。
应主办方邀请,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作题为《“双碳经济”与企业绿色竞争力》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线上的各位嘉宾,各位网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2021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在云端与大家共同破解企业新时期的成长密码。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数智燎原”,风往哪里吹?我本人是从事三十多年绿色能源与高端制造的企业家,同时兼任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这么多年来有幸参与、推动和见证了新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本次企业未来之星年会,按照组委会的要求,我最想与各位分享的是,聚焦习总书记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结合“双碳”经济和零碳科技,从“风往绿色产业方向吹”的角度,谈一点个人对于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看法。
一个星期前,我在山西太原参加了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李克强总理专门以视频形式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今年的太原论坛首次发布了“中国能源企业低碳发展贡献力”的榜单和研究报告,主要通过碳排放数据、能耗指标、减排技术和“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的贡献等定量和定性的指标进行评估。协鑫集团在榜单中排名第三。这个荣誉,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因为对一个企业碳生产力、“碳中和”贡献度的评价,折射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重大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习总书记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对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企业来说,不再是以单纯的经济规模和财富指标论英雄,而是以绿色竞争力赢未来。
“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期,同时也进入“碳达峰”的关键窗口期。当前,国家正在制定“双碳目标”顶层设计文件,各地相继推出“绿色新政”,严控“双高”,力促“双碳”,“双控”考核越来越严,能耗指标全面收紧,既算“经济账”,更算“生态账”。全面践行绿色低碳发展,谋求绿色转型,壮大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尤其是绿色产业叠加新科技产业,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双碳目标”催生“双碳经济”:以先进的低碳或零碳技术为支撑,传统产业趋向低碳化,低碳科技实现产业化,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今年7月份,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中国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作为一项商品可以进行买卖流通。这也意味着,“碳”既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重要的资产要素。碳资产将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之一,全民需要“为碳买单”,也可以利用自身在碳资产方面的存量优势,做新时期的“卖炭翁”。企业作为减碳的主体,必须要控制碳排放、盘活碳资产、善用碳交易、借力碳金融,做好“双碳经济”的大文章。早在2015年,协鑫就成立了碳资产公司,截至上月底,已经完成对全集团碳资产的核查,在满足履约的前提下,可以将碳资产盈余配额对外出售,剩余配额作为重要资源储备。在碳资产融资业务方面,也成功实现了首单突破。
我国能源结构是以高碳化石能源为主,化石能源占比约85%。这决定了我们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没有捷径可走,首当其冲就是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工业领域推进绿色制造,在建筑领域提升节能标准,在交通领域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以协鑫集团为例,前三十年,协鑫依靠创新驱动,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民营清洁电力企业,率先倡导并推动中国光伏平价上网,与国家大基金合作,承担国家集成电路02专项,在电子级多晶硅、大硅片方面打破垄断,率先攻克“中国芯”原材料“卡脖子”技术并实现量产。在“双碳目标”牵引下,自2021年开始,协鑫启动“凤凰涅槃”计划,依托31年的绿色低碳科技,积极释放绿色产业优势,发展“双碳经济”,推出自身的“碳中和”行动计划,努力打造零碳先锋企业。
一是通过科技减碳,以科技革命带动材料革命,以材料革命带动制造革命和应用端革命。从源头开始,带动产业链深度减碳化。今年5月29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根据相关核查程序,为协鑫的颗粒硅颁发了行业内的第一张产品碳足迹证书,证书明确鉴定了协鑫颗粒硅每功能单位的碳足迹数值:20.74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这个数值创下了国内国际最低的硅料碳足迹纪录。按照欧盟委员会产品环境足迹计算方法,光伏上游制造环节占据了光伏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80%到95%。也就是说,协鑫单是在颗粒硅方面的减碳突破,就可以带动光伏发电全生命周期再次实现至少80%的碳减排。十年前,协鑫首先倡导,并且和行业同仁一起,大力助推中国光伏从高价走向平价,再走向低价,装机规模和科技水平领跑全世界。以前生产一公斤多晶硅需要170多千瓦时电,协鑫通过不断地低碳科技创新,让这一能耗指标从170千瓦时下降到了60千瓦时,现在可以下降到15千瓦时每公斤。也就是说,技术迭代之后,中国光伏无论是原材料端,中间的生产制造端,还是下游的发电端,都将实现全过程的大幅度脱碳,光伏作为绿电将名副其实,经得起全过程、全周期的检阅,有力地支撑起中国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二是以“硅能源”替代“碳能源”。硅-光-氢一体化、全程脱碳,发展氢能等清洁能源。2021年,中国的光伏已经彻底不需要国家补贴,成功实现了全面的平价上网。未来的光伏发电55%主要用于制氢。到2025年,中国60%地区的光伏上网电价、风电度电成本都将在0.15元以下,储能度电成本将在0.2元以下。加上电解槽成本的下降和国产化,光伏制氢成本有望降至每立方1元。氢能,尤其是绿氢,将以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五年一跨越的态势,逐步替代灰氢,在工业领域和交通领域大规模推广应用,成为未来的主流能源之一。最近,在西北、华北地区如内蒙古、宁夏、河北、甘肃、青海、新疆等地,都在先行先试光伏制氢项目。我国的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约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2%,随着光伏科技和氢能技术的突破,它们都将摇身变为聚宝盆。一方面光伏治沙,一方面沙里淘金,当然这个金,指的是清洁、无碳的绿电、绿氢能源。然后,这些绿电和绿氢,再向下作为近零碳高载能的能源进行利用,或者通过氢能走廊,在工业端进行应用,发展低碳冶金等绿色工业项目。实现源头降污减碳、绿色过程控制、纵向延伸、末端再生利用的绿色生产方式。今年7月底,协鑫正式发布了“蓝绿同行”的氢能战略,到2050年规划建设40万吨绿氢的生产和供应、3大研发基地、6大产业基地,及100座综合能源站。此外,未来十年,按照协鑫海外天然气制备蓝氢项目中长期规划,我们可以为钢铁行业提供250万吨无碳排放的蓝氢,每年帮助企业减少碳排放3500万吨。
三是移动能源新赛道正形成新经济、新亮点,绿色发电-充换电-储能电站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大有可为。“十四五”时期,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能源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充换电模式站上了时代风口。协鑫集团也在利用自身发电业务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中心城市的基因优势,率先进军移动能源领域,由能源供应商向能源服务商转变。以出租车、网约车为代表的乘用车和重卡换电业务为切入点,聚焦换电站一体化解决方案、换电站运营、能源服务及电池梯次利用等三大核心业务,力争到2025年在全国建成5000个换电站,服务超过100万辆电动汽车,管理电池容量60吉瓦时,每年实现碳减排2000万吨。
低碳科技成就企业绿色竞争力。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理念,将在低碳、零碳社会进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以“低碳/零碳科技”为核心,以“双碳经济”为驱动,以“碳指标”为检阅手段而进行的系统创新,将构筑出前所未有的“碳中和共生体系”。与此相关的数字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凭借自身突出的绿色属性和高技术禀赋,必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高碳产业,也将通过技术与模式创新,开启低碳化转型之路。未来,在绿色发展的主题下,不同行业、不同区域都将实现生态联合,以触达终端、无所不在的绿色场景体验,深深地连接在一起。传统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建筑、交通,都将围绕降污减碳这一关键性诉求,与新能源行业进行深度合作,创造新业态、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孕育的“碳中和”共生体系中,传统的产业不是不复存在,而是通过低碳模式创新,实现绿色改造、焕然一新,比如绿电-绿氢-冶金一体化。不是说高载能产业不能发展,而是通过在源头导入绿电,实现高载能变为绿载能,比如说绿电园区与IDC产业一体化等。这些也将带来碳数据要素全面深度应用、碳数据驱动全流程应用,以及碳数据要素市场资源体系等方面的产业发展机遇。类似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5G应用等技术,将更多与碳数据进行链接,从而提高碳监测、碳交易、碳金融等方面的有效性和精准匹配性。数字化技术将在“双碳目标”进程中成为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工具。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网友,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双碳目标”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双碳经济”也将重塑经济竞合新格局,并且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模式。让我们共同努力,践行绿色发展,推动“双碳目标”早日实现,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