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下新能源之路如何走?朱共山:构建动态平衡的良性产业生态
9月1日,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在山西太原开幕。会上,来自江苏的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发表题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新能源演变之路》的主题演讲,阐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新能源演变之路的三大特征,呼吁构建动态平衡的良性产业生态。
本届太原论坛是能源领域举办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化论坛。部分外国政要、联合国有关机构、国际组织等高级官员、外国驻华使节、山西国际友好省州、全球能源领军企业负责人等参加开幕式暨高峰论坛。
朱共山说,截止目前,国内新能源发电量将近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1/3,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势在必行。当前,各地“双碳”实施意见密集出台,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正在储能、氢能等加持下,协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新能源演变之路,正呈现出三大核心特征。
一,融合是主流。源网荷储一体、风光储氢氨互融,光、储、端、信四线发展。以前,电网调控的主要模式是“源随荷动”,现在,源网荷储一体化在多地已成为标配,通过系统灵活性调节,从“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借助特高压、智慧电网、氢走廊建设,西电东输、西氢东送、东数西算,能源协同联动、跨区域调配的格局将加速优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同时带来绿电、绿氢、绿氨、绿色冶金、绿氢化工、交通燃料、供热等一体化。在此背景下,绿色零碳产业园模式将成为发展新亮点,总面积约130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土地总面积13.5%的沙漠、戈壁、荒漠等,也将摇身变为光伏之海、风电之乡,实现能源惠民,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8月25号,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促进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电池、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及产品,也就是“光储端信”的深度融合、创新应用。种种政策迹象与产业演变趋势表明,未来的新能源,不再是单一的形态,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耦合发展的生态系统。新能源将补足短板,插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蔚蓝翅膀。
二,减碳是关键。近期,北京市、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均发布通知,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受理的建设项目、产业园规划等,在环评方面必须包含碳排放评价。工信部也要求探索建立光伏“碳足迹”评价标准并开展认证。在碳足迹方面,协鑫的FBR颗粒硅最早获得中国、法国权威机构碳足迹双认证,打破全球最低纪录,可带动光伏全产业链在现有基础上,再次实现能耗降低85%左右,碳减排85%左右。接下来,围绕碳排放的考核将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中之重,碳过留痕,排放追踪,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将迎来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披露、认证和标识工作。我们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各级地方政府,继续加大力度,扩大覆盖面,给予碳足迹领先的产品以绿色采购优先权,让绿色低碳标志性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社会。
三,科技是根本。“双碳”目标催生能源技术的重构,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不同业态之间,即将迎来一场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大联合——面向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的电力电子、柔性电子、传感物联、智慧能源信息系统、全环境仿真平台、第五代移动通信、先进算力算法、工业基础软件、机器人、气候气象预测学等适配性技术,包括功率半导体、传感类器件、光电子器件等专用设备、先进工艺,将聚合为“碳中和科技共生体”,以多元、多彩技术,扮靓零碳世界。传统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建筑、交通、农业等行业,将围绕脱碳减排、节能增效的共同诉求,与新能源产业深度链接,创造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智能光伏+新型储能”时代到来,高纯硅料、大尺寸硅片、高效低成本晶硅电池、N型高效电池、柔性薄膜电池、钙钛矿及叠层电池等先进技术将百花齐放,大容量储能、氢能等新型储能技术将得到长足发展,分布式光伏占比将大幅提升,碳纤维风机叶片、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技术提升,海上风电走向深海,绿色低碳未来在科技赋能下,启动最好的打开方式。
朱共山说,放眼未来,我们需要着眼全国统一大市场,共同做好新能源这篇大文章,通过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均衡发展,形成动态平衡的良性产业生态。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共同维护产业生态环境,践行“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