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点赞协鑫创新“样本”

http://gcl0217.vthinks.net/newdetail/2309.html

2018-05-08    

  2005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只有5兆瓦,仅占全球当年新增总量的0.36%,这一年,全国累计光伏装机量70兆瓦,仅为当时全球总量的1.35%。而2017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到53吉瓦,占全国电源新增装机的39%,连续5年增量世界第一,占据全球增量的50%以上,中国的光伏产业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这些成果与一批中国企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协鑫集团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过去,中国的光伏制造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受制于人。如今,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中国已全面超越。

  协鑫集团旗下的保利协鑫提供了全球20%以上的多晶硅和25%以上的硅片,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协鑫新能源公司建设运营的光伏电站达到158座,总装机达600万千瓦以上,位居全球第二。2018年1月,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先生荣任全球太阳能理事会主席,这一职务首次由中国人担任。

  “我有一个梦想,把绿色能源带进生活。这是朱共山经常讲的一句话。而助推这个梦想实现的秘密武器就是科技,朱共山说:“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的快速发展,拥抱平价上网,将绿色能源带进千家万户的梦想很快就会实现!”


靠科技推动光伏平价上网

  保利协鑫旗下的江苏中能硅业仅用13个月时间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完成国外在发展成熟的情况下也要3年时间才能建成的产能1500吨生产线,占当时全国总产能一半。随之而来的6000吨级和万吨级生产线,让中能硅业树立了行业霸主地位,并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及研发基地,创造了光伏行业难以复制的传奇,而这一切仅用了五年。

  协鑫凭借两项独门绝技一举成为全球鑫晶硅的龙头,一项是“GCL棒状硅”,一项是“FBR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前者属于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改良西门子法生产技术,包含了多项代表国际先进生产水平的核心技术,其中氯氢化等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而“FBR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则是全球第三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烷流化床技术,单体的规模全球最大,能耗更低,更具成本优势。

  站在高起点的协鑫,发展路径更加清晰,科技创新、工艺提升成为重中之重。当前,保利协鑫正引领行业加速进军“黑硅时代”。通过技改,公司以每年8%-10%的比例降低生产成本,带动全行业瘦身减负。2017年,保利协鑫正式向市场推出TS+黑硅片新产品,其采用最新一代湿法黑硅技术,电池效率提升达0.3至0.4个百分点,给多晶技术路线乃至晶硅阵营带来深刻变革。

  2018年4月,保利协鑫宣布在云南投资兴建20吉瓦单晶拉棒项目,计划首次量产业界最先进的CCz连续直拉单晶技术。与业界主流应用的RCz技术相比,CCz生产效率可以达到其1.4倍以上,单位电耗降低20%以上。而且,由于FBR的高品质颗粒硅产品可作为CCz的最佳用料,这两种新技术的叠加将将进一步提高技术壁垒。当前,保利协鑫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拥有FBR和CCz两项先进技术的公司。

  2007年时,生产一公斤多晶硅的成本是165美元,现在降到了10美元以下,当时每公斤多晶硅的能耗是165度电,现在FRB流化床法只要25度电。当时多晶硅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只有13.5%-14.5%,现在通过努力已经做到多晶PERC电池平均效率20.8%以上。科技让协鑫如虎添翼,通过技改,保利协鑫以每年8%-10%的比例降低生产成本,并不断让利给下游,以推动光伏平价上网。

  2016年协鑫集团在业界率先提出平价上网路线图:到2019年,实现在中西部地区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与核电价格持平,在东部地区光伏发电度电成本降至0.5-0.55元/千瓦时,与天然气发电价格持平,真正把绿色能源带进百姓生活。

  2018年4月22日,青海德令哈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基地推荐投资企业评优结果公示,利用黑硅+PERC多晶技术,协鑫申报的光伏上网电价仅为每千瓦时0.32元。

 

打造智能制造新名片

  苏州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切片车间里,各种生产数据在不同屏幕上跳跃,仅一台分选机,就连接着6台服务器,这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片生产基地。得益于技术革新和智能制造升级,2017年15.3亿片硅片从这里诞生,走向全球,同比增幅超过35%。

  刚公布的2018年首批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名单中,阜宁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金刚线硅片切割智能生产车间榜上有名。至此,全球多晶硅及硅片龙头企业、保利协鑫40吉瓦硅片产能全部实现智能制造。这只是协鑫集团科技创新成果群中一个缩影。作为绿色能源发展的领军企业,协鑫科技创新前进一小步,将带动全行业实现大升级。

  苏州光伏和张家港集成智能制造车间,一举将生产效率提升50%,在线人力减少60%,加工成本降低30%,吹响了新能源智能制造先锋号角。两个基地分别荣获江苏省“133”智能制造样板工程和获誉“智能黑灯工厂”,大幅提升工厂精益制造水平。

  2017年11月,协鑫集团旗下的江苏鑫华半导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000吨电子级多晶硅材料宣布投产,再一次填补了国内空白。电子级多晶硅的纯度要求要达到99.99%以上,这是人类工业制造所能达到的最高纯度,它对设计、施工、工艺流程都有极高的要求。协鑫组织海内外500多人的科研团队,历时3年,经过317次生产实验,进行了629项技术和设备改进,凭着一股近乎偏执尽头攻克了这一难关,生产出了合格的电子级多晶硅材料,从而将结束几十年来电子级硅材料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5520张多晶硅图片,缺陷识别率超过99.9%。3月2日上午,困扰了光伏行业十多年的多晶硅电池组件缺陷精准检测难关被攻克。协鑫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张家港协鑫集成工厂联合组建的“攻坚团队”一片欢腾。

  “这项技术难题困扰了光伏行业十几年,协鑫研究团队历时三个多月攻坚,创造了科研奇迹。”协鑫集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研究分院院长刘振春介绍说,这项技术成熟完善后,不仅可广泛应用于光伏识别领域,还可在半导体等精细复杂识别领域推广应用,助力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升级。

  “技术要早日产业化”,抱着这一信念,晶硅体太阳能电池领域权威专家张淳博士在2011年归国,放弃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留校任教机会。2018年年初,作为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他带领科研团队再创科研奇迹:多晶黑硅PERC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达20.8%,刷新全球纪录,比第二名领先0.5%以上。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协鑫集团成立了包括多名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领衔的专家委员会,同时启动了科技“百人计划”,使他们享受集团最高科技人才待遇,共享集团优质科技资源,打造科技人才第一梯队。

  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对于协鑫而言,科技创新是驱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协鑫集团每年拿出不低于3%的营业收入投入创新,取得各类专利发明、知识产权近2000项,十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主导或参与制订50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全球光伏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协鑫集团全球创新研发体系日趋完善,成立了中央研究院、设计研究总院和战略研究中心,设立十大研究分院,在美国、日本、以色列、中国等地设立起世界级研发中心和孵化机构,同时,建立了50多个国家级、省级研发实验室,带动中国光伏行业实现产业自主自控、技术国际领先。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PD1PAQJPCGGvl8dQgmleg